2025年4月17-18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浙江理工大学承办的“新时代高质量来华留学对话”活动在浙江省海宁市顺利举办,期间公布了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和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名单。我校同时获批优秀课程和实践活动基地两个项目。
我校获批的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优秀课程为“中国概览”课程,由高淑君副教授、陈静副教授和杨煜副教授主讲。课程包括大好河山、古往今来、与时俱进、兼容并包、雅俗共赏、百年育人、历久弥新、妙笔生花、别具一格、衣食住行和源远流长等11个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发展脉络兼重,力求帮助来华留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相关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情并能以所学指导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客观评价、比较本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产生共情与理解,进而培养学生主动介绍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意识和技能。
“丝路汉唐”文化交流实践教育基地由西北大学和陕西旅游集团合作设立,共同拓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路径,充分用好“送上门的麦克风”,深入促进历史文化、数字化应用、民族特色、产教融合、虚拟体验、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教育、宣传和交流。活动主要有民族风情参观(国家建筑、民族服饰、地区美食等),虚拟现实体验(《奇幻飞越》、《马可·波罗探秘之旅》等)、文艺汇演(《丝路之声》音乐剧、《丝路花语》民族舞剧等)、文化交流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国际文化节等)等形式,采取国际学生多语种现场讲解,促进中外交流互鉴,助力来华留学生知华友华,涵养国际化人脉。该基地作为陕西省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代表纳入全国宣传视频。
此次相关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国际教育学院科学统筹、执行团队精益求精、专家智库深度赋能三方协同发力的成果。学院领导班子立足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为原则,通过专题研讨、对标国际一流,制定"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双轨并进方案,明确以国情教育厚植知华友华情怀、以社会实践深化文明互鉴的路径。执行团队充分准备、精心打磨,不断凝练项目突出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育人项目。同时,学院特邀国别区域研究专家、文化传播学者进行论证并提出优化建议,确保项目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温度。此次取得双项荣誉,也充分彰显了我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未来,我校将持续推进“中国概览”课程和“丝路汉唐”文化交流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全面、真实、客观、立体的中国,为促进中外青年交流互鉴发挥积极作用。
(撰稿人:国际学生管理办公室 发布人:董鹏飞 审核人:杨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