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向先贤看齐 做交流使者”主题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7日]    阅读次数: []

4月15日下午,由我院、研究生院、教务处、丝绸之路研究院共同主办, 西北大学国际学生联合会、西北大学研究生会承办的《中外玄奘:对话一带一路 古今马可•波罗:探讨丝路精神》系列活动之一“向先贤看齐
做交流使者”主题论坛在太白校区举行。我校郭立宏校长出席论坛并致辞,党政办主任吕建荣、研究生院院长赖绍聪、国际处处长汤玉明、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振海、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宗锋、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任惠莲、宣传部副部长史波、李利安教授、岳钰教授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150余名中外学生,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记者参加了论坛。

2.jpg

郭立宏校长致辞

郭立宏在致辞中指出,学校举办此次活动,对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丝绸之路精神的时代价值,弘扬和传承丝绸之路精神,培养“一带一路”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讲到,我校凭借“一带一路”研究的地缘和学科优势,率先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院和中亚学院,打造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的实体平台,围绕“丝绸之路”开展了多领域、多学科、多渠道的科学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多文明交往与融合、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石油勘探合作开发及国际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他希望西北大学的学生、留学生向先贤看齐,担当起“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重任,做优秀的文化交流使者,传承丝路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

论坛上,我校7名中外学子就“一带一路”和“丝路精神”等相关话题发表主题演讲。来自土耳其就读于我校新闻学院广告学专业的白振国,用亲身经历讲述了《51天中国行》,生动有趣的讲述也让他成为全场最受瞩目的学生,获得本次主题论坛活动的一等奖。

14.jpg

演讲一等奖获得者 土耳其留学生白振国

来自印度就读于我校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的博士生冠秀杰阐述了自己对丝路精神的理解以及丝路精神的四大代表者;来自巴基斯坦就读于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生乌兹曼,阐述了从社会文化视野下如何看待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和巴基斯坦。

4.jpg

(从左往右)黄民兴教授、土耳其留学生乌兹曼、印度留学生冠秀杰、李利安教授

来自克罗地亚就读于我校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专业的博士生伊娃在自己的发言中讲述了因误解而使意大利人马克•波罗与克罗地亚产生连接的故事;来自乌克兰就读于我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娜佳,阐述了一带一路上的乌克兰的发展前景;我校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的景天星博士介绍了自己的新作《丝路高僧传》,并指出,丝路高僧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丝路高僧的精神,是一种传承了千余年、绵延上万里的中外文化交流精神;来自我校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的博士生曹兴中为大家讲述了丝绸之路上的三位国王的交往。

7.jpg

(从左往右)陕西丝绸之路收藏品交易中心徐志斌、乌克兰留学生娜佳、曹兴中、景天星、克罗地亚留学生伊娃、西安维真视界影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王晟

论坛还邀请了西北大学英籍专家罗宾、中亚陕西商会会长吉延伟、哈萨克斯坦经济一体化基金会驻西安办事处主任何诚、印度企业家德福与留学生对话,讲述他们在丝绸之路上交流奋斗的故事。

QQ图片20170417143303.png

印度企业家德福

8.jpg

哈萨克斯坦经济一体化基金会驻西安办事处主任何诚

22.png

岳钰教授

我校岳钰教授为主题演讲留学生做点评,并宣布“西北大学留学生丝路拼图”项目启动,他说:我们西北大学现在已有37个国家的留学生,他们中多数人来自中、西亚,也就是说他们是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的人,他们的今天就是丝路的明天,所以如何让他们在彼此尊重彼此文化的前提下努力学习,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人生态度的关键所在。而首先让他们用文字表达自己国家的人和事,这也是我们了解他们国家文化的过程。在彼此了解对方文化的前提下才能相互尊重,“命运共同体”不光是现代化科技物质的交流,而更重要的是彼此相互了解的文化文明的精神相通,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永久的和平共处及世代友好。

1.jpg

会场

K62_5832.jpg

与会代表

论坛期间,还颁发了2016-2017年度优秀留学生奖和2017年“世界那么大,最美我西大”手机摄影比赛优胜奖。

6.jpg

颁奖

12.jpg

颁奖

21.jpg

颁奖

5.jpg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