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发扬我们党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揽全局,统筹推进,不断丰富发展外交方略,加强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策略运筹,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使我国在国际格局演变中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地位,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卓越能力和高超政治智慧,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向更高境界。
1.树立正确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
(115)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观察形势、认识形势、掌握形势,是科学制定对外方针政策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这为我们准确分析世界大势和我国历史方位提供了科学方法。
(116)所谓正确历史观,就是不仅要看现在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
树立正确历史观,要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对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十分必要,对做好新形势下外交工作也十分必要。坚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知古鉴今,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探索史中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使之成为指引中国外交奋勇前进的丰厚滋养。
树立正确历史观,要尊重历史规律。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但是任何变化都有它的规律。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包括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好,都应该顺势而为。
树立正确历史观,要把握历史大势。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当今世界,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各国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117)所谓正确大局观,就是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们要坚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努力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树立正确大局观,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多个地区出现地缘政治紧张局面,区域合作和发展频频遭受干扰,新老热点问题不时升温,恐怖主义像病毒一样不断变异。“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发生,很多事情一时难以看清、看准、看透,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分化组合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本质上看,当今世界乱象纷呈,是因为发展、思想、治理出了问题,归根结底是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没有解决好的反映。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善于拨云见日,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本质,在国际乱象中把握大局,在世界变局中引领方向。
树立正确大局观,要把握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不能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外交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聚焦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为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有利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树立正确大局观,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从共同和根本利益出发,推动务实合作,妥处矛盾分歧,稳妥推动了我国同各方关系整体发展。
(118)所谓正确角色观,就是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
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将更加紧密。我国对世界的影响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把自己发展好了,给世界带来机遇,也要更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树立正确角色观,要把从中国看世界与从世界看中国两种视角统筹起来。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站在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要善于把握角色定位,保持战略定力,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上升的世界中始终占据主动有利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中国的角色日益从国际体系的参与者成为建设者、引领者。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没有改变,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建设性作用。
2.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119)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外交服务于内政,两者密切相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经验。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深刻认识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牢牢把握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中国内政和对外关系的紧密联系,综合考虑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因素制定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1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外交工作,胸中要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立足国际形势演变趋势和中国发展历史方位,深刻揭示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联动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是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两个大局的发展规律和相互联系,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在实际工作中把两个大局统一起来、结合起来、兼顾起来,推动两个大局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良好的国内国际效应。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善于积极应变,既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我们要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优势互补、机遇共享。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
3.加强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策略运用
( 121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潮头,坚持从战略高度观大势、谋大局,深刻分析我国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一整套外交战略策略指导原则,既重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也注重实践操作和策略运用,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定战略自信,强化战略思维,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变化,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顶层设计角度对中长期对外工作作出战略规划。党中央召开两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统筹谋划和科学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方略、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运筹对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及多边工作,为对外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保持战略定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问题上,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不要因一时一事或某些人、某些国家的言论而受到影响,更不能掉入别人故意设置的各种陷阱,使我们长期致力维护的和平环境受到破坏,耽误和平发展大局。善于审时度势、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方向、用好机遇、创造条件、驾驭全局,在复杂形势下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是外交工作的生命。外交工作能不能积聚新能量、打开新局面,战略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势而为,根据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正确处理对外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把握大局,善于牵住“牛鼻子”,善于“弹好钢琴”。坚持区域领域结合、点面结合、多双边结合、主客场结合,做好多维度外交,进行立体思维、立体操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对外工作立场更加鲜明,策略更加灵活,举措更加务实,始终保持张弛有度、进退有据。
4.坚持底线思维
(122)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坚持底线思维是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取得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得出的重要结论。
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重大风险、强化忧患意识,鲜明提出坚持底线思维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这为我们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提供了重要遵循。
(123)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们面临的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都不少,决不能掉以轻心。他强调:“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这是我一直强调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必须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谨防自满心态、摒弃安逸思想、杜绝懈怠倾向。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对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把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意外情况的预案做得周密一些,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防止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
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要增强前瞻意识,把底线思维贯穿对外工作始终,把应对各种外交外事复杂局面、意外情况的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密,积极寻求规避系统性、全局性风险,着力化解复杂矛盾冲突,牢牢把握对外工作主动权。
5.注重工作实效
(124)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反对空谈,强调实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强调真抓实干、注重工作实效也是做好对外工作的基本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强调对外工作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我国驻外使馆、中资机构人员和华侨华人代表时表示:“我讲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一个抓落实;另一句我讲的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就是讲我们说的东西要说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用这种精神抓好我们的工作。”强调外交工作要务实,不搞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外交工作实效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推进各领域对外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工作、干事业好比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做外交工作,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贯彻落实,秉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不断提高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外交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发扬钉钉子精神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具体外交工作,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确保收到春华秋实之效。发扬钉钉子精神也体现在访问效果上,衡量一次访问是否真正成功,关键在于成果落实得好不好,要把后续成果真正落实好、盯到底,使访问的效果最大化体现出来。
要有攀岩精神。我们已经确定了前进的目标,要想登上高峰,看到无限风光,必须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不断往上攀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对外工作中,我们开展重大外交行动、推进重大国际合作目标要明确,目标不明确,方向就错了。明确了目标,还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一张蓝图绘就后,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干出来的都是实绩。习近平总书记对来访的外国政要讲,我们是共产党执政,因此能够在基本理念、路线和方针上保持连续性。对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外交决策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落实。“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干好外交工作,把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